四川乐至县:创建数字赋能优模式,打造智慧矫正生态链

民主与法制网   2023-04-04 15:55:06


(资料图)

民主与法制网讯(记者黎志飞 □陈嘉玲)近年来,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司法局按照司法部关于“数字法治 智慧司法”信息化建设的部署要求,以“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移动互联化,指挥可视化”为目标,率先打造资阳市首个“智慧矫正中心”,全面提升社区矫正管理质效。

立足“建”,推进平台建设标准化

智慧集成,升级智慧矫正中心。以司法部《社区矫正中心建设规范》总体架构为指引,在原有省级规范化社区矫正中心条件下,提档升级,全新打造集入矫警示、信息采集、教育惩戒、心理疏导、档案管理、困难帮扶为一体的社区矫正专有执法场所。

智慧赋能,搭建智能信息平台。运用自助矫正终端、移动执法终端、在“矫通”App和“协矫通”App等硬件终端和应用程序,集合远程教育、心理测评、跨部门办案等平台,实现数据一体化、管理智能化、移动互联化、执法移动化。借力网格化系统,扎实开展信息化核查、图像比对、视频点验、追踪管理、预警处理等工作,由“人防”迈向“智防”,形成全方位、多维度、全过程的信息化监管网络。以“雪亮工程”为基础,在21个司法所搭建“魔镜雪亮”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平台,构建“智慧矫正中心+魔镜雪亮”社区矫正对象管理智慧体系,提升执法智能化水平,开启以智慧赋能乐至法治建设的数字化时代。

深化“管”,促进执法管理多元化

布好一盘“棋局”,同步促成横向联动作战。成立乐至县社区矫正委员会,制定委员会运行规则和细则,不断细化执法措施,严格规范执法行为,做到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确保刑事生效判决落到实处,坚决捍卫法律的公平正义。强化与财政、民政、人社、卫健、残联、妇联、团县委等部门的协作配合,持续推进区矫正各项工作,从单一型司法行政机构矫正管理逐渐转变为多方主体共同参与社会治理的格局,大力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全面深化法治乐至建设、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乐至。

织牢一张“网格”,稳步打通纵向基层末端。充分聚合社会力量,发挥村(社区)干部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率先建立村级社区矫正工作站315个。推行“日观察、周见面、月报告、年分析”制度,加强与村(社区)的信息沟通,实现村(社区)工作站和司法所无缝衔接。实施全时段监管,确保社区矫正监管“耳聪目明”,打通社区矫正的“最后一公里”。

突出“用”,开创矫正智治新常态

“科技赋能+教育帮扶”,激发内生新动力。实施“个案式”远程教育。以“心岸”App为载体,通过在线签到、学习、公益活动等功能,丰富了信息化核查形式,增强了社区矫正对象教育监管的精准化水平,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实施“沉浸式”VR教育。让社区矫正对象通过虚拟技术切身体验监狱生活,进一步提升教育矫正的针对性,触动矫正对象加深悔罪认识,始终持有对法律的敬畏之心,严格规范自身行为,自觉服从矫正监管。实施“靶向式”在线帮扶。社区矫正对象可以通过在“矫通”App,在线申请法律援助,落实精准帮扶。定期收集县内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用工需求信息,经一体化平台推送至社区矫正对象,为矫正对象提供就业机会,助其安心在矫在管,顺利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数据应用+心理矫正”,蓄足改造正能量。抓心理测评,着重排查摸底。启用心理测评系统,结果对接一体化平台,让矫正机构和司法所能够深入掌握其心理健康状态和性格主要特点,制定或调整矫正方案,细化矫正措施,为下一步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提供遵循。抓心理咨询,着重突破困境。社区矫正对象可在线预约心理咨询,围绕咨询问题开展个体辅导,引导社区矫正对象学会调整心理状态、适应环境、融入社会,预防因心理问题诱发再犯罪问题。抓心理矫治,着重长足发展。重点关注未成年、残障、情绪不稳定等社区矫正对象,着眼风险评估测评报告,纳入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联合社会工作者、妇联等力量,线上线下开展“一对一”心理矫治,引导其保持稳定健康的心理状态,助力其解矫后顺利回归社会,推动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 最近更新 ]